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——访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方燕鸿

2023-08-20 17:55:40 来源:青海日报

九曲溪上游。黄海 摄本报记者 张多钧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苍翠的竹林,啾啾鸟鸣,潺潺溪流……千百年来,“奇秀甲东南”的武夷山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、举世称奇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。

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,武夷山国家公园突出自然和人文兼备、保护和发展兼容、全民和集体兼顾、科研和游憩兼具总体思路,探索出一条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。

8月19日,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开幕后,就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情况,记者专访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方燕鸿。

记者:请您介绍一下武夷山国家公园基本情况。

方燕鸿:武夷山国家公园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,其中福建片区1001平方公里,整合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4种保护地类型,涉及4个县(市、区)、9个乡镇、29个行政村、4.58万人口,区内居住3350多人,是我国惟一一个既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组织,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国家公园。

记者: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已快两年,武夷山国家公园取得了哪些亮点成绩?

方燕鸿:去年第二次局省联席会召开后,我们围绕深化改革、科普宣教、风险防范等方面,研究系列贯彻意见,持续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高标准、高质量建设,取得阶段性成效,财政部重点绩效评价获得优秀。

第一,我们坚持生态第一,构建“一规范四联动”生态执法体系。严格落实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和联动执法,推行行政执法公示、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“三项制度”,进一步规范生态执法行为。建立“武夷山国家公园110”生态保护联动机制、检察监督协作机制、巡回审判联开机制、综治中心联盟议事协调机制,推进资源环境公益诉讼及刑事案件快立、快侦、快诉、快审,形成了“零容忍、全覆盖”的高压严打态势。构建“1+4”生态执法体系,打造国家公园“枫桥经验”。

第二,我们坚持合作共赢,监测体系逐步健全。深化1+N科研战略合作,以武夷山生态保护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为平台,先后与中科院等多个科研机构签订战略框架协议,开展多领域、多课题合作研究。构建1+N科研监测体系,建立监测指标评价体系,推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(GEP)核算,开展生物资源本底调查,布设红外相机800台,持续开展地表水、野生动植物、大气等生态环境要素监测。监测结果显示,园区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,累计发现29个新种。打造1+N科普宣教品牌,依托国家林草科普基地,打造“关注森林·探秘武夷”生态科考、科普进校园、自然教育三个品牌。

第三,我们坚持互促共赢,以社区群众为中心,建立“一中心四服务”协调发展机制。利用园区生态旅游资源,发展乡村旅游、生态观光游和茶旅慢游;引导建设生态茶园,提升茶叶品质,增加村民收入。支持所在地政府创新划定4252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,适度发展文旅、康养、度假等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。制定村民住房建设和项目建设前置审核管理规定,加强项目前置审核管理,确保项目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。开展社区外立面改造试点,加强人居环境整治,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。

第四,我们坚持风险防范,落实网格化管理。制定领导包片蹲点督导制度,将防火、防虫、防盗等有效融入“网格化”巡护管理。统筹全省林场队伍,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攻坚行动,如期完成国家公园阶段性死亡松树清理任务。组建国家公园专业应急处置队伍,建设地面烟炉防火增雨保障系统,实施森林雷击火防控项目,提升森林防火能力。

记者:今后,武夷山国家公园如何围绕设立方案任务要求,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不断推进高标准、高质量建设?

方燕鸿:我们将突出自然和人文兼备,保护传承珍贵遗产;突出保护和发展兼容,促进绿色协调发展;突出全民和集体兼顾,强化资源统一管控;突出科研和游憩兼具,传播国家公园理念。

《青海日报》(2023年08月20日 第7版: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特刊)

声明: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,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,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!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全球美食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